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研活动 > 正文
《上游新闻》报道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论坛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 2022-05-16 09:51:0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进新课标实施,5月13日下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共同组织了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成立活动之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落实新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比于其他学科,《信息科技》课程第一次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建成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完整的K12课程体系。

本次活动名师荟萃,大咖莅临。重庆市巴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主任杨学珍和西南大学张平老师作为特邀点评专家,西南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胡航、西南大学附中信息中心主任付晓妮全程参加,西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潘玉斌担任活动主持人。同时,华东师大、沈阳师大、福建师大等多所高校和上海、江苏、吉林、贵州、四川与重庆等多地中小学组织教师收看,在线观摩人数上万人。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与“专家点评”两个环节。

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是“分支结构”。四川省绵阳中学冯杨老师采用生活实际问题“一户一表阶梯收费”引出课题,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实现算法——测试运行——总结”为主线,利用开源项目搭建在线学习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本节课共三个任务:任务一:单分支结构,任务二:双分支结构,任务三:随堂测试,多分支拓展。在深入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的计算思维。

西南大学附中唐诗老师运用“小度”智能教具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辨析程序,构建新知——学以致用,应用新知——提升运用,扩展新知——展示评价,总结巩固——启示发散,拓展延伸”为主线,配以学习网站(网站内包含学习资料、任务、反馈)作为课堂支撑。唐诗老师也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本节课共三个任务:任务一:寻找判断功能,任务二:辨别性别,任务三:人脸识别。任务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学生在学习分支结构的同时逐步认识人工智能,并培养了深入思考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特邀专家点评环节。杨学珍老师从教学亮点、教学建议两个方面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她指出,冯杨老师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利用教学在线平台系统,结合导学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而唐诗老师将自主学习平台、小度编程平台、python编程软件三者结合,通过小度编程平台给学生及时地语音对话反馈。两位老师的亮点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层层递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杨学珍老师分享了巴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小组合作、自主选题,发挥学生所长,让学生更多地自主探究。

西南大学张平老师表示两位老师的讲课与说课都很精彩,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张平老师指出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结合起来、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可以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小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同时,张平老师也分析了信息技术(科技)这门年轻的课程在高等和基础教育中的联系与区别,指出了其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的精彩与点评的精准,让与会者颇受启发。

《上游新闻》新闻链接地址:上游新闻 (cq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