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研活动 > 正文
《华龙网》报道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论坛语文学科专家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5-16 09:38:4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5月14日下午,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学术交流·专家报告”活动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万象楼举行,此次会议主讲专家有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董小玉教授、山东省教科院张伟忠老师、深圳市宝安区教科院倪岗老师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张爱明老师。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由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荣维东教授主持。

董小玉教授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解读与实施建议》为题,从点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剖析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报告。董教授首先将《义教2022版》与《普高(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对比,突出《义教2022版》在课程性质、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分类等方面的变化,从中看出《义教2022版》的突破和与高中《普高(2017年版2020年修订)》相衔接的设计理念。接着,董教授重点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任务群等方面对《普高(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深度解读,并将塞·约翰逊、海伦·文德勒、略萨、鲁迅的思想嵌入解读之中,体现出专业解读的站位与挖掘。

最后,董教授从承扬优秀文化、彰显课标精神、反观现实生活、注重实用文体的写作四个方面对高考命题的趋势进行解读,并针对四大命题趋势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山东省教科院张伟忠老师就《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进行分享。他从学情与新课堂层面着手,通过横纵向对比义教与高中课标,明晰语文学科的特点,指出阅读教学“讲”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读”是走进文本的捷径。同时,张老师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痼疾,分享了所在地区的教学改革《建构基于学生感受、质疑和发现的语文新课堂——教学、学问、学习》,明确指出教学要在“共鸣点——切入点”中感受、“疑难点——重难点”中质疑、“自得点——生成点”中发现,根据文本细读与收集分析学生信息确定教学目标与思路,才能上出一堂功底扎实、态度朴实、过程真实、效果切实,兼具有思想、有底蕴的语文课。

深圳市宝安区教科院倪岗老师就《初中整本书的大概念及实施策略》从大概念的提取、驱动性问题的设置、学习单的应用、SOLO评价的使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倪岗老师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阐明大概念提取路径与教学意义。接着,倪岗老师采用DOK理念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驱动性问题,并呈现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流程,即“明确大概念——设定适切——设置并整合问题——梳理学习过程——明确学习任务——评价学习效果”。继而,倪岗老师提出以学习单呈现思维过程,培养思维方法,并以“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为例,示例概念支架、同义辨析支架的架构。最后,倪岗老师指出可用SOLO分类评价法检测学生的思维层级,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提出辅助学生思维进阶的教学策略。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张爱明老师就当前经典阅读的障碍,即欠缺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指出知识的重要性。一是读懂主题需要相关知识。他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提出“移情”说,认为读懂移情美学的规律对主旨理解至关重要。二是批判性思维需要知识的厚积。张老师通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声声慢》《沁园春·长沙》三组文本启示教师要学会质疑。如《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教材注释为“满地都是菊花的花瓣,(菊花)憔悴受损,我有什么心情来采摘呢?”但从生活常识来看,菊花由盛转衰时大多并非一片片凋落在地,而是挂在枝头。因此,“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层层叠叠,开得旺盛。再观此句,意为“满地的菊花开得很盛,但我(李清照)憔悴不堪,哪有心情采摘菊花呢?”张爱明老师用生动的举例阐明了知识积累对语文教学的关键,为未来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华龙网》新闻链接地址:语文学科如何改革?来听专家怎么说 -新重庆客户端 (cqliv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