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设计与实作训练(中文)
Design and Practice Training of Chemistry Teaching(英文)
课程代码:16412388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实施方式:理论
课程学时:总学时45学时(理论35学时 实验10学时)
课程学分:总学分2学分(理论1学分 实验1学分)
先修课程:教育学基础、化学教育
选用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1.《中学化学教学设计》,黄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杜正雄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参考书目:
1.《化学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鲍正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周青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叶佩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版
4.《化学教育研究案例与实践》,杜正雄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5.《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王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
6.《化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卢一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学教师标准对合格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理解课程的本质,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初步形成教师教育的责任和意识。【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教育情怀】
2.理解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认识这些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并用以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包括对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化学国家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备课,教案、学案等的理解与应用。【毕业要求2/3知识整合/教学能力】
3.初步具备开展化学教学的能力,即能依据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运用所学化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及中学化学教科书等学习材料,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备课,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独立完成教学教案,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能、方法与手段模拟课堂教学过程,具备通过教学说课、教学试讲等实作训练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的信心。【毕业要求3/4/5知识整合/教学能力/技术融合】
4.理解听课评课、教学说课作为中学教研的基本形式,在促进教学交流与沟通以及提高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基本作用,了解听课评课的方法,熟悉说课的内容,并在说课的实践训练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与授课水平,主动适应中学化学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毕业要求3教学能力】
5.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评价化学教学活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实现专业发展。【毕业要求10反思研究】
6.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养成认真、求实、勤奋良好的教研精神与学风。【毕业要求11交流合作】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
支撑的毕业要求 |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1 |
1.师德规范 |
1.1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师德修养,以“立德树人”为已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
2.教育情怀 |
2.1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认同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教育内涵,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愿意长期从教。 |
课程目标2 |
2.2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宽厚的人文底蕴。 |
2.3践行教育理念,富有爱心、责任心及事业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
课程目标3 |
3.知识整合 |
3.1扎实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
3.2了解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基本思想与方法、前沿信息以及化学在社会中的价值。 |
3.3了解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性,具有对化学相关学科的信息、知识进行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
课程目标4 |
4.教学能力 |
4.1掌握化学课程标准及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能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境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和评价。 |
4.2具备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经历和积极体验;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了解学情、备课上课等教学过程,形成一定教学经验,并能针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完善教学。 |
课程目标5 |
5.技术融合 |
5.1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中的作用,并能够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实践中。 |
课程目标6 |
6.自主发展 |
6.1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及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养成反思习惯;能够将知识传授与学生经验、个人体验相结合,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
6.2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课程目标7 |
7.国际视野 |
7.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践行学习共同体,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深入体验观摩互助、合作研究、小组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
三、课程学习内容
(一)课程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
实施方式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学时安排 |
绪论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1 |
2 |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唤醒教师教育潜意识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1 |
3 |
第二章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自觉履行教师使命 |
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 |
3 |
第三章 化学国家课程标准——化学教学设计新视野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 |
3 |
第四章 教学设计——走向化学课堂教学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 |
3 |
第五章 教学备课——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 |
3 |
第六章 教案学案——化学教学方案设计 |
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4、5、6 |
3 |
第七章 听课评课——在教学对话中成长 |
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4、5、6 |
6 |
第八章 教学试讲——尝试是最好的老师 |
研讨法 |
课程目标2、3、4、5、6 |
6 |
第九章 教学说课——在教研活动中提高 |
讲授法、研讨法 |
课程目标1 |
3 |
实验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概述 |
讲授法、小组实验法 |
课程目标1 |
2 |
实验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讲授法、小组实验法 |
课程目标2、3 |
2 |
实验3: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方法研究 |
讲授法、小组实验法 |
课程目标2、3 |
2 |
实验4:中学化学实验创新研究与实践 |
讲授法、小组实验法 |
课程目标2、3 |
2 |
实验5: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与研究 |
讲授法、小组实验法 |
课程目标2、3、4、5、6、7 |
2 |
合计 |
45学时 |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唤醒教师教育潜意识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措施。
2.价值类目标:理解教师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反思传统教学,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明确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3.方法类目标:掌握课程的本质特点,能够结合化学学科的专业属性,通过后续的教学设计、教学备课、教学教案和实作训练,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内容】
1.能够较为清楚地表述课程的本质。
2.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3.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明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
重点:课程的概念、本质及其作用。
难点:课程改革的必然性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施方式】
作为学生,在没有任何教学经历或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向来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和获取,建构的是自身的方法和技能,而从教师的角度怎样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再次进行传授,以便实现其自身角色的转变,这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关注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和以及其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也是思考和探索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促进自身思想和观念的转化,必然给师范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与思考。
1.讲授法:通过阅读教材、教师讲授等,分析课程改革的背景,说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共鸣,唤起或唤醒学生对教师教育的初步认知,促进教师角色的逐步转变。
2.研讨法:通过课堂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阐明课程的概念、本质和作用,启发学生对课程本质的思考,丰富学生关于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教学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奠定良好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学习要求】
1.运用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重难点
2.运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反思能
第二章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自觉履行教师使命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
2.价值类目标:理解教师的专业特点,明确教师职责,自觉履行教师使命。
3.方法类目标:掌握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专业反思,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学习内容】
1.能够认识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和特点。
2.知道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和结构。
3.能够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重点:专业标准的内容。
难点: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实施方式】
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成败,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化的迫切呼唤,是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动力,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和结构,明确合格教师能力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研讨法:通过专题研讨和案例教学,强调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实验要求】
1.通过自主学习与讲授方法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掌握专业标准的内容
2.运用研讨法使学生加深对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理解
第三章 化学国家课程标准——化学教学设计新视野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等。
2.价值类目标: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明确课程标准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逐步构建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3.方法类目标:结合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能够通过查阅初高中化学教材,了解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结构特点,熟悉教材的主要内容。
【学习内容】
1.能够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等内容。
2.知道化学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重点: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
难点:课程标准中的兴趣、科学探究,情景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主体性、课程模块、核心素养等关键词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
【实施方式】
化学课程标准从逻辑上构建了教学系统运行的目标指向,搭建了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全新的平台。因此课程标准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研究课题,要进行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必然要研究和学习课程标准。
1. 研讨法: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教材相结合,讨论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等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鼓励积极思考,积极建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学化学教材的基本结构特点,熟悉中学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阐明课程标准在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应用,强化职业角色和责任意识,逐步构建初、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元素。
【学习要求】
1.通过自主学习与讲授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2.运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兴趣、科学探究,情景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主体性、课程模块、核心素养等关键词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章 教学设计——走向化学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程序和教学设计的评价。
2.价值类目标:理解教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3.方法类目标: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格式和书写方法,能够结合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叙写,完成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知道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2.能够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
重点: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难点: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化学教学策略设计等。
【实施方式】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强调化学教学的目标设计和评价,丰富化学教学设计的本体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研讨法:通过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加深学生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2.运用讲授法使学生掌握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化学教学策略设计等。
第五章 教学备课——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教学备课的基本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2.价值类目标:理解教学备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它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学备课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3.方法类目标:掌握备课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课程标准分析具体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整体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即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展现并梳理教学备课的内容和方法。
2.知道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专业化的要求,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和课堂物化的预案,教学教案是教学备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重点:备课方法,特别是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难点:化学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和叙写。
【实施方式】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钻研课标做到教学目标具体化,一遍遍的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综合化,确定教法把教学形式多样化,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强调备课的内容和方法,丰富化学教学设计的本体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研讨法:通过专题研讨和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加深学生对教学设计、教学备课等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备课方法。
2.运用讲授法使学生掌握化学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和叙写。
第六章 教案学案——化学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教案、学案的基本特性,理解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集成方案以及教案、学案的编制要点。
2.价值类目标:正确认识教案和学案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中的意义,明确教案和学案的编写是师范生应该具备的实践技能。
3.方法类目标:掌握教案和学案的编写方法,能够编写教案和学案,并通过借鉴与参考、实践与反思,丰富和发展教学备课,逐步从传统教案走向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理解教案的内涵和基本特性。
2.学会化学学案及其编写。
3.知道教学教案的编写指要。
4.能够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案和学案的编写。
重点:教案和学案的编制。
难点:化学学案的设计和编制
【实施方式】
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它既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授课方案,也应是教师成长的“档案袋”,通过教案教师可以积累教学案例,反思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足,综合分析解决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
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了解教学教案的生成路径、基本特性以及教案和学案的编制要点,丰富教案设计的本体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研讨法:通过教案案例和学案案例的分析讨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案和学案的编制。
2.运用讲授法及研讨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化学学案的设计和编制。
第七章 听课评课——在教学对话中成长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教学观摩、观课议课以及听课与评课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价值类目标:理解观课议课、听课评课作为中学教研的基本形式,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大意义。
3.方法类目标:掌握观课议课、听课评课的基本要点,能够在实作训练以及今后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自觉参与教研活动。
【学习内容】
1.能够认识什么是教学观摩、观课议课、听课评课。
2.知道观课议课、听课评课的方法和技巧。
3.在班级(或小组内)观看优质课教学视频,或进行远程教学实况观摩。
4.能够在后续的实作训练、教育见习等实践环节中自觉参与听课和评课。
重点:听课与评课的方法。
难点:观课和议课的程序。
【实施方式】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听课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课的水平,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因此听课与评课作为教学的起点一点也不为过,这对一个化学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研讨法:通过优质课教学视频观看,或进行远程教学实况观摩,感受课堂教学,从中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的探究意识,培养班级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掌握观课和议课的程序。
2.运用研讨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听课与评课的方法。
第八章 教学试讲——尝试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师范生教学试讲的基本要求,理解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技能的实践形式。
2.价值类目标:理解教学试讲在教学设计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试讲是检验师范生是否合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其角色转换,进行专业实践的一次“大练兵”。
3.方法类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包括课的导入设计、情境设计、语言表达、师生互动、探究活动、随堂练习、板书版画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够应用所学的技能知识较为熟练地试讲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并在试讲中反思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能够认识什么是教学试讲,明确教学试讲的重要意义,并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试讲,提高试讲效率。
2.能够把教学设计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整合集成为教学教案,并熟悉教案内容,应用各种教学技能模拟课堂教学。
3.能够在教学试讲过程中主动适应教学环境,把板书版画、教学课件、教学讲解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4.能够在试讲过程中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体现课堂教学的教学性、科学性、逻辑性,探究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的课堂教学范式。
5.知道在试讲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观摩,如何进行评课和议课,引导学生在小组或班级试讲中相互观摩、相互评议,进一步强化反思意识,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重点: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即课堂教学的范式设计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
难点: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育知识的运用以及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应用等。
【实施方式】
试讲是高师院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范生在毕业前尤其是进行教育实习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师范生经过几年专业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载体。高师院校的试讲质量已经是事关能否培养合格师范生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指标。
本章首先选取教学内容(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在完成教学教案的基础上,学生预先在小组内进行试讲,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然后在从小组内推荐一位“教师”在班级中试讲,试讲完成后,由试讲教师自我评价,其他同学再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最后由课任教师总结。这一过程是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研讨法:通过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试讲,在试讲中发现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修订完善教学设计,再进行试讲,如此循环,使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获得进一步提高;通过组织学生现场教学试讲,从中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个人小组试讲和班级试讲,相互观摩,相互评价,培养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通过个人小组试讲并进行课堂实录以及班级试讲汇报和课堂辩论,课堂讨论,评课议课等,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通过研讨法让学生掌握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知识的运用以及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应用等。
第九章 教学说课——在教研活动中提高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说课的意义、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基本要求。
2.价值类目标:理解说课和评课作为中学教研的基本形式,在促进教学交流和沟通方面以及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基本作用,是教师进行教学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
3.方法类目标:掌握说课的方法和艺术,能够结合中学化学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说课。
【学习内容】
1.能够理解什么是说课,认识说课是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方面知识的有机整合和提升。
2.能够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所教内容进行说课。
3.知道讲课是艺术,说课同样是艺术,在“说”的要求上比“讲”更难,通过训练,能够使自己的说课达到一定的水准。
重点: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把课说好、说精彩,体现说课的艺术。
【实施方式】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讲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因而本章是对前面章节学习的深化和提高。本章首先介绍说课的知识要点,组织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说课比赛,通过自评、讨论和相互评价,形成对说课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出说课中不同风格的创新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反思备课、上课以及说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奠定坚实的基础。
1.研讨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说课的方法和技巧,丰富学生关于说课的本体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说课要义的进一步理解;通过个人小组说课和班级说课,相互观摩,相互评价,培养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说课活动,通过说课展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等,进行说课训练,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发展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学习要求】
1. 通过讲练结合法让学生掌握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研讨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把课说好、说精彩,体现说课的艺术的技巧。
实验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概述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概念;了解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了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
2.方法类目标:掌握实验教学的组织方法;能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学会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了解探究性实验教学,并初步掌握其设计和实施方法。
3.价值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从事中化学教育或教学组织管理的观念、基本能力及综合素养,增强其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及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化学教育实践、化学教学科研及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内容】
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概述
2.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的形式与方法
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4.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重点: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的形式与方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难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及实施方法
【实施方式】
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互为相长,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主要特色。主要采用分析和实践为主的小组合作实践法,辅之讲授法讨论。具体体现如下:
1.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教学案例或展示相关实验,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2.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3.语言技能与讲课技能实践操作,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探究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5-6人1组
4.实验准备:学委提前分配好小组教学内容,组员提前准备好讲课教案及教学课件或课堂小实验
5.其他要求: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录制,课后反复观摩、反思,共同评课。
6.时间分配:小组说课每小组10-15分钟左右共计8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渗透相关理论说明80-120分钟
实验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学习中学化学实验的准备及预备实验的方法和内容;
2.方法类目标:熟练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方法及教学方法。
3.价值类目标:体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及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学习内容】
1.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2.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
重点:明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操作、教具和实验制作的基本理论
难点: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
【实施方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主要特色。本章主要采用分析和实践为主的小组合作实践法,辅之以讲授法、讨论法等。具体体现如下:
1.结合往届学生制作的教具和实验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以及教师多年以来的实验经验,明确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实际操作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5-6人1组
4.实验准备:实验负责人提前分配好小组制作任务,组员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
5.其他要求: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三: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方法研究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结构、化学实验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2.方法类目标: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化学实验观察与记录以及化学实验结果呈现的方法。能够初步运用化学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条件控制理论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了解和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新型实验技术。
3.价值类目标:掌握化学实验创新的策略和一般步骤。能够初步运用创新的思维策略进行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增强其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及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教育实践、地理教学科研及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其坚定的教育信念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学习内容】
1.化学实验设计及实验条件控制理论。
2.实验研究方法中的简单比较法和正交实验法。
3.化学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4.化学实验创新的内容、途径和原则。
5.化学实验创新的思维策略和步骤。
6.新型实验技术介绍和运用。
重点:化学实验设计及实验条件控制理论;实验研究方法中的简单比较法和正交实验法;化学实验创新的策略和一般步骤;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开发;基于传感技术的化学实验设计和开发。
难点:正交实验法的运用、化学实验创新策略的运用
【实施方式】
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互为相长,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主要特色。主要采用分析和实践为主的小组合作实践法,辅之讲授法讨论。具体体现如下:
1.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教学案例,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2.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降价相关实验理论,实验原理等。
3.讲课技能于实验演示操作相结合,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5-6人1组
4.实验准备:实验负责人提前分配好小组教学内容,组员提前准备好说课教案、教学课件及相关实验器材等。
5.其他要求:微课教学中实践环节的录制,课后反复观摩、反思,课后师生共同评课。
6.时间分配:小组说课每小组10分钟左右共计6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渗透相关理论说明60-80分钟。
实验四:中学化学实验创新研究与实践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创新的内容、途径及相关理论。
2.方法类目标:学习和掌握化学实验条件的优化方法、实验及其装置的创新方法;学习和掌握微型化学实验及手持技术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
3.价值类目标:学习化学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家庭化的实验设计方法及教学方法,体会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从事中化学教育或教学组织管理的观念、基本能力及综合素养。
【学习内容】
1.化学实验条件的优化及其装置的创新。
2.化学实验生活化、趣味化研究。
3.新型实验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重点:化学实验条件的优化及化学实验生活化、趣味化研究;新型实验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难点:化学实验装置的创新。
【实施方式】
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互为相长,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主要特色。主要采用分析和实践为主的小组合作实践法,辅之讲授法讨论。具体体现如下:
1.在讲理论的同时,结合教学案例,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2.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讲解相关实验理论,实验原理等。
3.信心技术的使用展示,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迅速上手新型技术。
4.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5-6人1组
4.实验准备:实验负责人提前分配好小组教学内容,组员提前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自备)。
5.其他要求:微课教学中实践环节的录制,课后反复观摩、反思,课后师生共同评课。
6.时间分配:小组实验展示每小组10分钟左右共计60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渗透相关理论说明60-80分钟。
实验五: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与研究
【学习目标】
1.认知类目标:了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作用、要求。
2.方法类目标: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方法。
3.价值类目标:体会评价实验教学的课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从事中化学教育或教学组织管理的观念、基本能力及综合素养。
【学习内容】
1.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概念、作用及基本要求。
2.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法。
3.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评价。
重点: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法。
难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实施方式】
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互为相长,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主要特色。主要采用分析和实践为主的小组合作实践法,辅之讲授法讨论。具体体现如下:
1.在讲理论、评课方法的同时,结合教学案例,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2.结合实际教学中的评课,让学生掌握评课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小组间互评,教师评课。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5-6人1组
4.实验准备:实验负责人提前分配好小组教学内容,组员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实验器材(自备)。
5.其他要求:微课教学录制,课后反复观摩、反思,课后小组之间互评、师生共同评课等。
6.时间分配:小组微课展示每小组10分钟左右共计60分钟,教师评课、组间评课说明60-80分钟。
四、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占比 |
考核方式 |
评价依据 |
课程目标1 |
课程的本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和理念以及这些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施能力 |
15%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课程目标2 |
教学设计以及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15%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课程目标3 |
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进行课程设计与听评课的能力 |
20%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课程目标4 |
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理解水平,与团队合作,进行课程设计与听评课的能力 |
10%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课程目标5 |
化学教学实践能力;反思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
20%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课程目标6、7 |
与团队合作,进行教学设计与听课、评课与说课能力;进行教学研究设计的能力 |
20% |
表现性评价 |
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教学,教学试讲活动成绩 |
教师教学技能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点 |
分值 |
教学目标 10 |
(1)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 |
|
(2)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
(3)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
教学内容 10 |
(1)学科知识、概念阐释正确,重点突出,无科学性错误。 |
|
(2)教学设计能围绕教学重点进行,容量适当,难度适宜。 |
|
(3)注重知识的整体建构。 |
|
(4)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联系实际,恰当地选取一些生动、新颖、富于挑战性的科技前沿问题、生活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充实教学内容,并恰当的应用于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
|
(5)训练题的筛选难度适宜、容量适当,与教学重点相吻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
教学过程 30 |
(1)情境创设:课题引入自然、合理。注重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设置的情境能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做到知识、能力、情感、个性全面发展。 |
|
(2)教学环节:合理、有层次,突出知识、方法、规律的传授。注重启发式、参与式和讨论式教学,能设疑导思,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着眼于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同步提高。 |
|
(3)内容呈现:体现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内容的安排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好,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注意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
(4)教学评价:能用激励性、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评价成为学生情感、知识、能力的增长点。 |
|
(5)媒体使用:熟练使用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辅助教学,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具,效果好。 |
|
(6)教学反馈:通过练习、提问、检测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查漏补缺,取得良好效果。 |
|
(7)学法指导:注意分层次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习方法。 |
|
学生发展 20 |
(1)上课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学习高效。 |
|
(2)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善于与人交流,敢于质疑,不盲从别人的观点。 |
|
(3)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
|
(4)回答问题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达清楚。 |
|
(5)能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举一反三。 |
|
(6)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已经发现的问题。 |
|
(7)有合作意识,能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
|
教学效果 20 |
(1)学生对知识理解正确到位,形成应有的学习能力,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
|
(2)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当堂检测效果优秀。 |
|
(3)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及时检查矫正、系统小结,形成规律,学会学习。 |
|
(4)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学习热情高涨,能够不断体验成功,树立很强的学习信心。 |
|
(5)目标达成度高。 |
|
教师素养 10 |
(1)仪表端庄,举止得当,教态自然、和蔼,面带微笑,有激情,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有很强的亲和力。 |
|
(2)有扎实的本学科基础知识,能把握课程标准,具备独立开发、处理教材的能力。 |
|
(3)能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用词准确,叙述精炼,逻辑性强,语言有感染力。 |
|
(4)板书字迹工整,条理分明,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利于学生识记。 |
|
(5)尊重每一个学生,能听取学生意见,主动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 |
|
(6)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具体情况,不歧视他们,用多种形式鼓励、帮助他们坚持学习,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
|
(7)能熟练使用学具、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
|
总评 |
|
|
五、成绩评定
1.总成绩
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具体分配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2.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20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30分):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布置作业,考察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实践教学(40分):由教师指定试讲内容,学生分小组进行教学试讲或在班级试讲,训练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以课堂展示或教学教案形式提交。
(4)课堂考勤(10分):以考勤记录表为依据。
平时成绩(100%)=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30%)+实践教学(40%)+课堂考勤(10%)
考核方式:出勤情况、实践教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3.期末成绩
(1)期末考试的范围:本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主要考察对基本理论、实践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
(2)期末考试的方式:开卷考试。
期末成绩(100%)=教学设计(30%)+教学说课(20%)+教学试讲(50%)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六、其它说明
(一)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
1.本大纲中列出的主要参考书目。
2.本校教师教育学院有课堂教学在线观摩课程资源。
3.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1)中国大学MOOC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中国大学MOOC的河南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在线开放课程。
4.必读书目: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上、下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编,2012年第1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必修、选修,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2007年第1版。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版。
(5)《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析》,叶澜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二)其他
1.制定依据:
(1)依据2018年化学专业(公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2)本大纲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教案评析》,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课程的大纲内容。
2.执行对象:从2019级学生开始执行。
3.参与人:黄梅、王强、杜正雄
4.执笔人:黄梅、王强、杜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