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项目 > 正文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项目线上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0-23 16:31:2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2025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项目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成长线上论坛如期召开。来自中泰两国的中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及研究人员齐聚云端,围绕科学教师专业提升与科学教学创新两大核心议题,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学术交流。

10月18日,论坛以“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挑战与对策”为主题拉开帷幕。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军率先进行主题引导分享,从问题与思考、专业使命、专业素养、专业发展四个维度搭建研讨框架,抛出“科学教师的社会价值”“优秀科学教师的成长路径”等核心问题,系统阐释科学教师需肩负的“科学启蒙者”“思维奠基者”“素养塑造者”“战略执行者”四重使命,详解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意构成的专业素养体系,并介绍系统化培训、实践性反思、共同体协作、自主性学习等多元发展路径。

 

分组讨论环节,中泰双方5位引导发言人带领参会人员围绕“经验”“挑战”“对策”三大分主题深入交流。泰方教师分享了将泰国传统工艺融入科学教学的“文化适配性教学”经验,中方教师则介绍了“国培计划”“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成果。双方共同梳理出“教学与专业发展时间冲突”“优质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等共性挑战,并凝聚“搭建中泰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行教师结对帮扶机制”“完善专业发展评价激励体系”等对策共识。当日下午的学员发言环节,泰方教师代表Thusshawoot Kongprakhon、Krittaphas Boonyota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跨小组协作、技术赋能科学教学等鲜活经验,为论坛研讨注入实践活力。

10月19日,论坛围绕“科学教学的经验、挑战与发展路径”展开研讨,聚焦科学定义、科学教育新视角、各国课程标准变革及跨学科概念等关键内容。参会人员从“认知方式”“经验证据”“多元方法”等维度解读科学本质,明确科学教育需兼顾“科学知识传授”与“科学认知培养”,强调通过探究式学习激活学生科学思维。论坛还深入对比中外科学课程体系,详细解读中国科学课程标准从“三基”到“六基”的升级、美国三维学习框架(学科核心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加拿大新科学课程的STEM教育重点;系统介绍建构性学习、项目式学习、整合性学习等科学教育新趋势,及探究式教学5E模型、科学教学论证模型等实践方法。

在经验分享环节,中泰教师交流了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技术融合、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等创新举措;学术案例分享环节,通过日本学术研究与企业研发案例,强调跨学科交流与协作的重要性;理念剖析环节,提出“从探究到科学实践”的教学升级方向,对比中泰及欧美科学教育能力培养重点,并分享“迷思概念”破解策略。此外,双方还就“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学术合作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学术研究融合等议题展开探讨,为科学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本次线上论坛通过主题引导、分组研讨、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丰富形式,为中泰科学教师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经验互鉴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化探究与实践融合、推动国际经验本土化应用”的科学教育发展共识。

 

供稿:雷贇羊  杨洁

初审:黄菊

复审:顾静

终审:陈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