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科学教育聚共识 中泰同心谱新篇--2025“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师发展研修班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1-10 10:40:1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27日到11月1日,2025“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师发展研修班在西南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泰国的67位中小学科学教师学员,在山水之城重庆开启了为期6天的线下科学教育专题研修。此次研修以“凝聚‘一带一路’教育智慧,赋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校园考察、场馆研学、文化联欢等丰富形式,搭建起中泰科学教育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圆满实现了共享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跨国人文友谊的目标。

此前,10月18日至19日,2025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师发展研修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成长线上论坛已顺利召开。来自中泰两国的中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及研究人员齐聚云端,围绕科学教师专业提升与科学教学创新两大核心议题,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学术交流。此次线上论坛通过主题引导、分组研讨、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丰富形式,为中泰科学教师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经验互鉴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化探究与实践融合、推动国际经验本土化应用”的科学教育发展共识。

线下研修筹备阶段,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精心制定涵盖课程设计、餐宿安排、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的工作方案。课程设置上,聚焦科学教育前沿,开发了STEM教育、科学探究方法、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思维培养等系列精品专题,邀请了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同时精心策划了校园实地考察、重庆科技馆研学、中泰联欢晚会等特色活动,将跨文化交流细节融入每个环节,确保研修活动兼具专业性与人文温度。

研修期间,学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多元化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在西南大学师元讲堂,Frank教授详解STEM与AI技术融合教学的创新路径,林长春教授深入解读科学探究方法的实践应用,张正严教授从科学哲学视角阐释科学精神的传承,杨颖老师分享重庆“雏鹰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张军老师则聚焦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科学教育实施策略,为科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育提供了实用路径与思路,一场场干货满满的讲座让学员们收获颇丰。

学员在研修期间,实地走访、调查和观摩了重庆本地优质科学教育学校和实习基地。走进重庆市两江南开中学和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学员们现场观摩了《我们的过山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等精彩科学示范课,近距离感受中国课堂的生动活力与课程创新理念,围绕“一核五维”科学教育生态体系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在重庆科技馆,沉浸式的科技体验让学员们直观感受中国科普教育的创新成果,纷纷感叹科学教育与生活融合的无限可能。

繁忙的研修之余,丰富的人文交流活动让中泰友谊持续升温。结营仪式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领导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泰国孔敬大学代表丁丽虹女士深情致谢,表达了对中国科学教育经验的认可与合作期许。

随后的中泰联欢晚会上,两国师生献上歌曲、舞蹈等特色节目,用音乐与微笑传递真挚情谊,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不断,定格下跨文化交流的温暖瞬间。多名泰国学员表示:“此次研修不仅学到了前沿的科学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这是一段收获满满、终生难忘的经历。”

本次研修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中泰科学教育交流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启。此次活动既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创新成果,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合作注入了新活力。未来,西南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持续为各国科学教师搭建学习互鉴的平台,以教育为纽带,推动跨文化友谊不断升温,为全球科学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撰稿 杨洁

初审 顾静

复审 黄菊

终审 陈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