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凤凰新闻》《新华网》等报道学校成果举办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 2025-06-30 15:45: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6月28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南大学25教一楼学术报告厅开幕。论坛由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报》编辑部承办。论坛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主持,聚焦“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主题,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国内70多所高校200多名教师教育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协同提质、数智化转型等前沿议题。


论坛开幕式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邹芙都进行致辞。他强调,作为部署师范高校,学校肩负着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路径。论坛将为中青年学者搭建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报》主编陈时见进行主题发言。他阐述了《教师教育学报》作为一本学术刊物的使命,要以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为宗旨,将持续关注教师教育前沿,为学界提供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作为特邀嘉讲话,他呼吁学者们立足本土实践,以科研推动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发展,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致辞环节简短而有力,为本场论坛奠定了务实创新的基调。



第一场主题演讲围绕“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与知识生产”,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以“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构建:意涵、进展与机制”为题,剖析了中国教师教育本土化进程中的挑战与突破,强调需结合国情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知识生态。华中师范大学戴伟芬教授则聚焦“如何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特色的教师教育学”,提出通过“四位一体”的整合性研究视角和“三维六部”的内容体系建构探索中国教师教育学。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教师改变”报告中,分析评价机制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强调“以评促教”的动态平衡。天津师范大学李洪修教授探讨“教育家精神培育的数智向度与实现”,提出了数智技术在教师认知信念、情感共鸣、行动养成等多方面培养的影响。

第二场主题演讲以在“教师教育协同提质与人才队伍建设”为主题,北京大学郭丛斌教授以“县域义务教育阶段编外教师的困境与突围”开篇,基于实证数据揭示了编外教师待遇与职业发展瓶颈,并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祝刚教授以“迈向基于公平的核心实践:美国教师教育领域核心实践运动的社会公平转向探论”,指出中国可借鉴公平导向的改革经验,为破解我国乡村教师教育难题提供出路。广西师范大学杨茂庆教授聚焦“职前教师生态观教育的接受逻辑与实践进路”,探讨了基于接受理论,确立职前教师在生态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可行性。河南师范大学苗学杰教授通过“制度激励与理性博弈:‘硕师计划’研究生流动决策形成逻辑与政策张力”,揭示了政策执行中的现实张力。

本次论坛将持续至6月29日,围绕“数智化转型与教师教育资源生态构建”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不仅彰显了西南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更体现了全国中青年学者锐意创新的活力。论坛讨论紧扣国家战略,从知识生产到人才协同,为中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缩影,汇聚智慧、播种未来,书写着教师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刘又静 初审:肖瑶 复审:顾静 终审:陈铮

《凤凰新闻》新闻链接地址:汇集中青智慧 强固教育根基 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盛大开幕https://ishare.ifeng.com/c/s/v004sV--agCyu7uvdYDBFYr6PKyYzqqs1LstfKEnhNoHCIUs__?spss=np&channelId=&aman=90w86aI717la97baeeU686tac4ebe7E952Zffeta88&gud=88x829b686


《新华网》新闻链接地址:汇集中青智慧 强固教育根基 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开幕http://cq.news.cn/20250628/4e07eb93b9a9449ebf767da10a0f4f3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