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正文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在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分享“高期望的力量: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业进步”
发布时间: 2024-11-28 10:40:2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1125日下午15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教授Christine Rubie-Davis(以下简称Christine)于师元楼105会议室开展“高期望的力量: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业进步”主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教师教育学院李兵老师主持,会场配备同声传译设备,吸引了众多校内师生参与。

本次讲座主要包含四个部分:首先,Christine教授带领同学们简要回顾“教师高期望力”领域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状况。她对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1968年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介绍,该效应认为“当我们期待他人的某些行为时,我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使预期的行为更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她将其引用到教育学领域,就此提出“教师高期望力”的概念。

其次,Christine教授将“教师高期望”的运作方式与生发规律以流程模型的形式进行直观化、视觉化的呈现。该模型主要包含“期望的形成”“教师的信念”“学习的机遇”“教学的实践”“学生的结果”五个方面,她引用例证、数据、图表、教师评价等对五个方面依次进行细致地阐释与解读。克里斯汀在充满激情地讲述中加入了丰富具体的案例与生动幽默的话语,使同学们得以有效理解与消化。

然后,她对高期望力的生效原则与影响因素进行挖掘与剖析。她将“高期望力”和“低期望力”所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和班级氛围进行对比,分别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行为表现加以呈现,强调了教师在班级建设和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教师应该将班级建设成一个微型“社区”,让“高期望的力量”在制定目标—更新目标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推动学生们取得学业进步。

最后,她与各位同学、老师就“HERO”计划(High Expectation Remarkable Outcomes)展开火热探讨。同学们踊跃发言,与Christine教授积极探索“高期望力”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将其纳入自身经验进行个人思考。

讲座之后,Christine教授进行了简短的授书仪式,将自己最新著作《Becoming A High Expectation Teacher》的中译本《成为高期待教师》十册赠予教师教育学院,供师生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学习,增进国际学术视野。

本次“高期望的力量: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业进步”主题学术讲座是教师教育学院链接全球顶尖教育领域、加强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不仅拓宽师范类研究生学术视野,吸纳国外优秀教育理论与经验,也提供与国际优秀学者交流互鉴的良好机遇,推动研究生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开放式发展。

供稿:丛宇阔 初审:黄菊 复审:顾静 终审:陈铮